雨水收集加快城市走向自然的步伐,景觀系統(tǒng)
我國的雨水資源是比較多的然而浪費也是十分嚴重的。有效的將雨水收集起來轉化成為日常用水循環(huán)使用,減少雨水資源的浪費是解決水資源匱乏的有效途徑之一。目前很多城市都開始建設雨水收集設施,為求能把70%的雨水留住,以供城市用水例如遼寧大連勞動公園薈芳園由于原來的地勢低洼,所以將原來的海豹池改造為100余立方米的地下雨水收集池,用來收集雨水,提供旱季時的綠化用水。在路面工程方面將以透水材料為主,通過在主路和慢跑路上使用透水混凝土以及在支路和小路上使用透水磚或透水地坪。這樣做一方面有利于收集地表的雨水,提高收集效率,另一方面還能將地表積水快速有效的滲透到地下,使得市民在下雨天能夠正常鍛煉和休閑活動。
再比如鹿特丹博物館公園將綠化及雨水儲存庫結合在一起。停車庫的屋頂上種植了大量的綠色植物及修建了一條人工水渠,以便收集雨水。停車庫下面的雨水儲存庫約長60米,寬30米,深7,5-8米,可儲水1萬噸,大概相當于是市中心下水道排水量的一半,大大減緩了城市暴雨排泄的緊迫需要。當城市受到暴雨及長時間降雨的襲擊時,城市中自然河渠中的水達到飽滿,這時停車庫下面的雨水儲存庫就會把這部分多余的雨水收集儲存起來,還有一部分是城市中心下水系統(tǒng)中一半的水量,這樣減輕下水系統(tǒng)壓力使其能更好的容納接受新降雨水。自從建造了雨水儲存庫,城市被雨水所侵的概率大大降低了,并且提高河渠中水的質量,使得魚類能更好的繁殖,保持生態(tài)平衡。
在城市建設中,結合實際因地制宜的發(fā)展雨水收集和利用工程,留下原來被排走的雨水再利用,既增加了水資源,也是節(jié)約自來水的有效措施。雨水收集再利用是目前城市實現(xiàn)雨水資源化、節(jié)約用水、涵養(yǎng)地下水、降低面源污染、減少城市洪澇災害和減輕排水系統(tǒng)壓力、改善和修復城市水環(huán)境的重要舉措之一 。加快城市走向自然的步伐。
聲明:素材來源于網(wǎng)絡如有侵權聯(lián)系刪除。